中国机器人使用存三大瓶颈
发布者: 伊莱斯 时间:2021-12-23 10:37:20
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强大的制造业正成为全球各路机器人巨头争相觊觎的市场。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最新统计显示,去年在全球工业机器人大军中,中国工厂里的机器人占了大约四分之一。而到2017年,中国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将居全球之首。
在生产场地没有增加、生产人数不增反降的情况下,国内电子巨头海信的电视产量由2011年的800万台增长到了去年的1110万台,增长近四成;模组则由2011年的440万台增长到去年的1000万台,增长1.2倍。这些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海信智能化工厂中自动化机器人的应用,以一台电视机的全部生产流程为例,以往要经过60至70名工人的手才能完成全部工序,而如今将近20%的工序已经被机器人所替代,电视机的测试、包装、锁螺丝、搬运、撕膜、覆膜、涂胶、贴标、套袋、分拣、并箱、拆垛、码垛等生产过程都已经实现了自动化。根据海信集团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他们已经有700台机器人在各生产线上岗,今年底则将达到千台。
尽管不少企业在广泛使用机器人,但是制造业整体上对机器人的使用,仍存在三大瓶颈。
机器人代替人短期难降成本
不过,机器人代替工人虽然能够降低成本,但是很多企业在推广中还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首先,机器人的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代替人工的成本优势很难在一个财年完全体现出来,这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就会有不小的业绩报表压力。目前很多企业对投入项目都在一定期限内有严格的投入产出规定,如果投入机器人后一定时间内成本反而超过人工,很可能就被一票否决了。因此对于推广机器人是算眼前账还是长远账确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最高决策者的管理层态度。
很多制造企业也正是因此而不愿推广机器人。有企业高层算账称,“即便按照三年回收成本计算,很可能三年之后到了收获期的时候又有了新技术,现在投入的设备又过时了。”
此外,机器人在运行以及后期维护中也对应用企业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在很多机器人与工人同室操作的厂房里,围绕机器人的红线是绝对不能越过的,而且工人必须都遵守更严格的操作规程以防发生意外被机器人伤害。
机器人与人的矛盾难摆平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企业在推广机器人替代人工时还会面临一个颇为头疼的现实,就是尽管知道机器人能够降低成本,但如何妥善遣散工人也成为企业伤脑筋的问题。“这已经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涉及到企业形象、社会影响甚至与政府的关系!”顺德一位家电企业人士告诉北青报记者,这其实就是机器人与人的矛盾。
以美的为例,四年间空调制造工人减少2万多人,不可能全部转岗其他生产线,相当部分工人肯定是被裁员。而此间美的陆续出现的工人聚集讨要说法或向媒体投诉的情形也让企业大伤脑筋。而去年6月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出席沃顿商学院全球论坛时的一番话也曾引起轩然大波。他当时对外透露:2013年海尔完成裁员1.6万人,2014年计划再裁员1万人。
机器人从“制造”到“智造”还需时日
尽管国内很多大型制造型企业已经开始了机器代替人的变革,不过有行业人士指出,中国制造业中的机器人从“制造”到“智造”还需时日,而后者才是真正的自动化生产的标志。“我们现在的机器人做的还都是重复性的劳动,但未来的智能机器人从事的应该是复杂、不规律的行为。”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首席执行官罗军预测,未来10年,人类将基本进入智能制造的时代,机器人产业也要往智能机器人方向升级,“这意味着那时的机器人应该能够学习,能够与人对话。”海尔波轮洗衣机总经理李洋也认为,“如果没有系统的支持,自动化无法满足大规模定制的需求,那么单纯去采购机器人意义其实也不大。”